腹痛,附子粳米汤案。

希新谈健康 2024-02-26 16:28:47
刘某某,女,42岁,2023年11月26日初诊。素有脘腹疼痛顽疾,每次受寒受风发作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来诊时已发病2日,曾用输液及肌注止痛解痉剂,效不佳,同事转诊中医治疗。刻诊:剧烈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痛时犹如刀割,主要疼痛在上腹,下延至脐。伴腹中雷鸣,辘辘有声,呕吐清涎。察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弦。 证属:阴寒内胜,寒凝胃脘,水湿内停。 治宜: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温经止痛。 拟方:附子粳米汤。 处方:制附片20g,先煎半小时,法半夏 12g,甘草6g,大枣10g,粳米30g,3剂,水煎服。 11月30日复诊:患者自诉服一剂,痛即减,服二剂痛再止,服完三剂,诸证消失,嘱服中成药附子理中丸一个月善后。 体会:附子粳米汤源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篇: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灵枢·五邪》:“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即寒中肠鸣腹痛。”说明脾胃阳虚,寒气上逆,造成腹痛、呕吐、肠鸣的病证。附子粳米汤正为此而设,医圣张仲景用此方治疗寒邪内阻、阴寒湿浊上犯之腹痛呕吐。本案系胃肠虚冷,寒饮凝滞胃脘,脉络不通,攻冲上逆所致。寒邪不去,则疼痛不止。《素问·举痛论》所云“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故当以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温经止痛为主,方用附子粳米汤。尤在泾对此有精辟论述:“下焦浊阴之气,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补阳驱阴,半夏降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草培令土厚而使敛阴气也。”方中附子性大热,味辛、甘,温阳散寒,半夏性温,味辛,有毒,降逆止呕。甘草、粳米、大枣皆和胃缓急、甘缓和阴。附子、半夏均有毒且药性相反,故甘草、粳米、大枣亦有缓和药性之功,合为温阳散寒止呕定痛之剂,组方选药,效专力宏,效果甚捷。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药方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如果不懂中医,不知道自己的证型,可以咨询我,中药方一定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使用。
0 阅读:24
评论列表
  • 2024-03-27 11:06

    寒腹剧痛,理中汤,附子理中汤或附子粳米汤

希新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