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晚期边疆人买茶为什么不能用钱买,只能用马换?

伊伊瞎吃瓜 2023-12-03 06:04:03

文|伊力瞎掰

编辑| 伊力瞎掰

“国之大事在戎,戎之大事在马”,南宋马政相关银铤蔚为大宗,地位重要,迄今发现两大类计十二枚“马司银”。

一类为四川茶马司的“马本纲银”,一类为荆湖南路下辖州军起发淮西总领所的“马司银”,这些银铤为宋代特定军事、政治、经济交互作用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到南宋晚期,宋蒙战争下的茶马贸易与马政问题亦因时局的变化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 宋代茶马贸易的历史背景 ≻—●

赵宋自立国起,边患不断,屡受辽、西夏、金的袭扰,直至亡于蒙古的铁骑,其军事形势不但险恶而且持续时间长。

为了靖边安邦,宋廷做了两手准备,且都与“马”直接相关,一方面保持战备,树立先军思想。

从银铤铭文上看(表1),道州地方官被称为“知道州军州事”,“军”字在前,提醒官员当以军事为重,这似乎与宋代“重文轻武”的印象不符。

实际上,所谓“轻武”可以理解为对武官个人的抑制,防止其拥兵自重,并非废弛整个军队的武备。

“国家大事在戎,我之大事在马”,因此如何牧马、市马就变成国之要务了。买战马本钱的筹措、市马场的设立、纲马的运输、马匹的畜养等一系列马政问题往往受到宋廷的高度关注。

另一方面,施以经济手段怀柔边民,对于西南游牧民族,尤以茶马贸易为主。

宋代茶叶生产空前发展,产茶地区已遍及准河及秦岭山脉以南各地,两浙、荆湖、福建、川蜀皆产茶,茶叶成为了一个可以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史料记载,至仁宗景花年间,全国“三分之一为产茶州军”也有学者统计北宋茶叶年产量最高可达7100万斤,南宋则为4700万斤左右,各路中,又以四川产茶为最。

饮茶的习俗最初由唐朝传到吐蕃等少数民族地区,但多在王公贵族间流传,入宋后,方才广泛普及起来,所谓“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茶本身特有的消油解腻功能也非常适合以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茶以烧开的热水煮泡,也起到了杀菌的作用,同时除去了水中氯气等有害物质。

这些在今人看似寻常不过的事情,在古代发挥了切实的作用,降低了疾病发生的概率。

久而久之人们对茶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以致达到了“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的程度,宋人洪中孚也称:“蕃部日饮酥酪恃茶为命”,茶叶成为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关于马,马畏热而耐寒,受气候与放牧条件的影响,以农业为主的中原地区并不适于马匹的繁衍生长。

加之宋方官用牧场管理不善,代价高昂,自行养马难敷战备重任,当天下太平时马匹尚可支应,遇战事则接续不济。

再看宋人买马的情况,北方,契丹(辽)控制着蒙古草原,坐拥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盛产马匹。

宋辽边境设有榷场,双方互换商品,由于双方的对峙关系,辽方在多数时间里是特别禁止马匹出界的,凡是走私马匹出界者皆戮之,家属远配。

宋方对辽输出茶叶则以获取茶利为主,12世纪初期,女真人在白山黑水间兴起,1115年阿古打称帝,国号金。

北宋宣和七年,在辽金战争中金获得最终胜利,辽亡,灭辽后的第二年,金军破开封,擒徽钦二宗,北宋亡。

南宋初年金军南下宋地,但受到顽强抗击,金兵北撤,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双方西起秦州,东沿淮水广设榷场进行通商。然而马作为战略物资,位于禁售之列。

金章宗泰和六年( 1206年 )“诏禁卖马入外境,但至界欲卖而为所捕即论死”同。

唐代元稹在《估客乐》诗中写道:“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党项马”及后来宋人称赞的“府州马”就是当时人们争购的名马。

但是到1038年,赵元吴称帝建立西夏王朝后,两国禁绝互市不久便出现了“陕西用兵,马骑不足”的现象。

为了解决马荒,宋廷不得不在京畿西、准西、准南、陕西等路征购战马,宋夏交战时,北方前线军士战马配备不及五成,远不足额。

直到庆历四年,宋夏签订合约,双方重开榷场恢复贸易,此后宋夏战争断断续续,贸易也是时有时无,宋方无法获得稳定的马源。

宋屡败于与辽、夏、金之间的战争,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战马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宋军甚至出现过“今天下马军,大率十人无一二人有马”的窘境。因此,宋方不得不积极市马并联合周边少数民族,同时又要利用辽夏金及其他少数民族对宋经济上的依赖,去弥补自身军费的不足,官营茶马贸易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 四川茶马司马本纲银 ≻—●

目前发现的两枚“四川茶马司马本纲银”都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库藏,中国钱币博物馆曾展出过其中的一枚。

从银链铭文上看,这是由四川茶马司发起的、用作买马本金的纲银,起发时间为南宋宁宗嘉定十一年。

北宋神宗熙宁七年,边臣熙河路经略使王韶向朝廷进言“西人颇以善马至边,其所嗜唯茶,而乏茶与之为市,请趣买茶司买之”,于是朝廷派李杞等人赴四川办理茶叶专卖及买马事宜。

李杞在成都府设“茶场司”,于雅州名山县、蜀州永康县、邓州在城等处置场买茶,再搬往秦凤路、熙河路,由设于当地的“买马司”以茶易马。

熙宁八年 ( 1075年 ),李杞上奏称“卖茶博马,固为一事,乞同提举买马”网,要求“茶场司”兼管买马事宜,获准后,买茶、买马由一人统领,但两司仍然分立。

自此,茶马贸易正式纳入官方运作,徽宗继位后,以程之邵提举成都府、利州、陕西等路茶事兼陕西买马监牧,两司始并称为“都大提举茶马司”。

其职责为:“掌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应产茶及市马之处,官属许自辟置,视其数之登耗,以诏赏罚。”

都大提举茶马司总管四川茶马司、陕西茶马司两地榷茶买马事务,在茶马司的主导下,北宋哲宗、徽宗时期不少年份的市马总量超过两万匹。

茶叶则“每岁约以五万驮应副熙河”,五万驮相当于五百万斤,这已是宋代茶马贸易的顶峰了。

南宋初年,茶马司职能以谋利赡军为主。建炎三年,原主管川陕茶马事务的主官,成为总领四川财赋的财政官员。

绍兴三年 (1133年 )后,宋金战局趋于缓和,西北沿边与蕃部的市马贸易开始复苏,茶马司则积极在永康军、威州、茂州置场以茶博马,并将战马编纲发赴临安,四川茶马司每年均有额定买马数,绍兴十四年岁额为5245匹。

关于四川茶马司马本经费的来源,由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川外调拨入川的成本高昂,往往得不偿失。

所以这些买马经费都由四川本地解决。茶马司的茶利、总领所及 川内各州县调拨的银绢,都可成为其经费的来源,此外,朝廷还曾发放空名度牒作为买马的补贴。

●—≺ 马司银 ≻—●

表1锐3至链9等七枚银链,为宋理宗淳茄六年至宝花二年间,荆湖南路道州按季起发至准西总领所的马司银。

理宗端平元年,与宋对峙百余年的金国亡于蒙古铁骑之下。宋廷有意借机收复故土,造兵入洛阳后又被蒙军逼退。

此后不久,宋蒙爆发全面战争,川陕地区首当其冲,南宋马政受到毁灭性打击。理宗淳茄年后,南宋国运已是日薄西山,距宋亡只有二十余年。

这是这七枚马司银的时代背景。那么马司银为何要起发总领所?

总领所有两项重要职能,一是购置军需,二是拘催诸州军的供军钱粮。

而茶马司所市之马主要也是用于诸军,在无马可市的情况下则以获利赡军为主,早期的茶马司官员甚至兼任总领所官职,“以前总领兼领茶马,是欲挪取催收之货,以济军用”。

这说明了茶马司职能的多重性,淳熙二年,孝宗下令买马时依元丰元年例。

有时,宋廷直接越过买马司,安排总领所将钱款付诸前线大军,由大军灵活就便购买马匹。

如宋宁宗诏令湖广总领所支二万贯会子付江陵副都统制司,贴助收马土产马一批。

因此,上述这七枚银链可以理解为,道州原用于买马司的专项经费被调拨至淮西总领所。

南宋末期,茶马司以茶易马的大环境已不复存在,但仍需要在湖北、湖南等地购买“土产马”,以补充战马的不足。

从链12铭文“桂阳军马司监官”可以看出,桂阳军设有土产马的买马司,该链则由其监铸。

另外发现在这些马司银中,淳茄六年的,是“上半年”由道州知州起发,相对应的,可以理解为一年分两次交纳,即上、下半年各一次。

但到淳茄九年、宝花贰年时,则改为通判厅起发,且按“冬季”与“秋季”申解,也就是说光下半年就分作两次交纳。

知州为一地之主官,而通判则为分割主官的职权而设立,通判的行署又称“通判厅”,通判厅直接参与州郡政务、财务,属于地方监察机构。

至于款项交纳频次的增加似乎意味着前线经费的吃紧,事实上,淳茄九年 ( 1249年)蒙古铁骑扰准西,淮西战事吃紧,准西总领所必为之应对加紧筹饷。

到宝茄元年( 1253年 ),忽必烈已分兵三路进攻云南,次年攻破大理,对宋逐渐形成了合围之势。

0 阅读:30

伊伊瞎吃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