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康是辽东家族优秀的第二代领导人!

吕尘玄 2024-10-07 04:24:39
经过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公孙度已经在辽东站稳脚跟,成为了后汉末年辽东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但是正当公孙度打算乘中原混乱之际再图发展之际,中原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曹操在战胜了吕布、陶谦、袁术等割据势力之后,成为在中国北方与袁绍集团相抗衡的一大军事、政治集团。 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曹操集团之间的决战终于在官渡爆发。经过数年争斗,曹操集团打败了袁绍集团,初步夺得了对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控制权。在曹操集团的打击下,袁绍集团残余势力节节败退,最后,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不得已逃亡辽东。而此时的公孙度已经病故,辽东的主人变成了其子公孙康。如何应对此时的局势呢?很快,公孙康就被迫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三国志·武帝纪》中说:"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由于袁谭、袁尚兄弟的到来,辽东这一块久不为人所关注的地区突然成为了一个热点。曹操手下一些谋士认为应该乘势进军辽东,而曹操对此胸有成竹。他对手下说:"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这其中的道理正如曹操自己所说的那样:"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而最后的结果也验证了曹操判断的正确性。 《三国志·袁绍传》注引《典略》中对于两袁的结局有非常具体的描述:尚为人有勇力,欲夺取康众,与熙谋曰:"今到,康必相见,欲与兄手击之,有辽东犹可以自广也。"康亦心计曰:"今不取熙、尚,无以为说于国家。"乃先置其精勇于厩中,然后请熙、尚。熙、尚入,康伏兵出,皆缚之,坐于冻地。尚寒,求席,熙曰:"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遂斩首。 公孙康斩杀袁氏兄弟,很快获得了曹操的回报。事后曹操立即封公孙康襄平侯,拜左将军。 作为割据辽东的公孙康来说,其割据策略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较之公孙度的"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公孙康变成了"今不取熙、尚,无以为说于国家"。说明了公孙康尽管远在辽东,但是对于中原形势的发展也是了如指掌的。之前他是"恃远不服",那是因为形势尚未明朗,公孙康不愿卷入曹操、袁绍的纷争之中,而现在忙着干掉袁氏兄弟,很明显是他已经完全认清了形势,找出了一个既可以立功又可以自保的方法。由此可见,在如何纵横于诸侯之中以求自保方面,公孙康是颇有心得的。 除了斩杀袁氏兄弟,向已经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的曹操集团示好之外,公孙康对来自割据江东地区的孙权集团的拉拢也采取了斩杀来使的手段,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消除曹操集团对自己有可能采取的军事进攻。《三国志·公孙度传》注引《魏略》记载公孙渊致魏明帝的上表中就曾经提到:"臣父康,昔杀权使,结为錐隙。" 在中原的这场大混乱中毫发无损,这对于公孙康来说不啻是一个福音。因此他就更有时间和精力去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为此公孙康花了最大精力并取得显著效果的便是拓疆固土,同时开发和建设辽东地区。 《三国志·高句丽传》中说:"公孙度之雄海东也,伯固遣大加优居、主簿然人等助度击富山贼,破之……建安中,公孙康出军击之(高句丽),破其国,焚烧邑落。拔奇怨为兄而不得立,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诣康降,还住沸流水。"经过公孙父子两代人的打击,公孙家族终于完成了对于高句丽的军事行动,顺利解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基本解决了困扰东汉政权多年的东北边疆外族入侵的危局。 《三国志·韩传》中说:"建安中,公孙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遣公孙模、张敞等收集遗民,兴兵伐韩涉,旧民稍出,是后倭韩遂属带方。"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孙康割据势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所辖之地不仅含有今天中国东北的部分地区,甚至远达今朝鲜西北。 在成功进行拓疆的同时,公孙康在所辖地区的固土方面的进展也是非常显著的。继公孙度"分辽东郡为辽西中辽郡,置太守。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之后,公孙康又"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这对辽东地区之后的有序管制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有序的管制也为久经战乱的中原流民提供了一个避难之处。在这些流民之中不乏如邴原、管宁、王烈、国渊等中原名士,而他们的到来,对于辽东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要归功于公孙父子对于辽东地区的有效管制,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才使得上面提到的中原名士得以施展各自的长处和才华,而这些长处和才华的施展,反过来均对辽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东北通史》一书中所说的:"公孙氏占据辽东50年,公孙度至公孙康时期为创建发展时期,即公孙氏在辽东建立起稳定的政权并将统辖区域扩展到带方郡。由于这个政权实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如礼贤中原士大夫等,对安定和发展东北地区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曹魏统一北方及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重大作用。" 由于史料中对于公孙康的记载并不详尽,因此,后人无法断定其卒年的具体时间。据《三国志·公孙度传》注引《魏臣奏》中的记载:"奉车都尉弘,武皇帝时始奉使命,开通道路。文皇帝即位,欲通使命,遣弘将妻子还归乡里,赐其车、牛,绢百匹。弘以受恩,归死国朝,无有还意,乞留妻子,身奉使命。公孙康遂称臣妾。"根据这个记载,公孙康不但在曹操掌权时期在世,而且到了曹丕称帝之时他也仍然活着。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公孙康可能卒于黄初元年(公元220年)。 公孙康并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公孙渊,而是由其弟公孙恭接管了辽东。原因很简单:此时的公孙渊尚且年幼。公孙恭在位时间为七年,后来因病不能理事,被已经长大的公孙渊夺位。据《晋书·宣帝纪》中说:"初文懿(渊字)篡其叔父恭位而囚之……帝乃释恭之囚。"也就是说,到了太和二年,公孙渊正式登上了辽东之主的宝座。 若将公孙康与当时的割据势力第二代接班人,如荆州刘琮、益州刘璋、西凉马超等人来比较,他绝对是个优秀人物了。
0 阅读:1

吕尘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