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治蜀的水平与刘璋比较

吕尘玄 2024-10-15 05:07:50
蜀汉的法治是由诸葛亮主导的,当然是在大老板刘备的全力支持下。诸葛亮治蜀的核心就是依法治国,而且取得了极大成功,因此也奠定了诸葛亮作为一代政治家的历史地位。 1.刘璋政府治蜀失败的教训 刘璋统治的益州近似无政府状态,《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诸葛亮集》写到:“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大概的意思是刘璋无法约束地方豪强,上层人士不听话不团结,下层人民受欺压有怨气。刘璋虽然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但是却没有可行的方法,最终是吏治一片混乱,上下都不满意。 实事求是地讲,刘璋是个仁慈的领导者,但是仅重视仁德不一定能把事情办好,还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主观的想法一定要契合客观实际。比如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虽励精图治、孜孜勤政,但治国方略有误,加之内外交困,亡国是必然的了。 2.刘备政府治蜀成功在于法治 刘备从出世就秉承仁义、忠汉的思想,但是刘备在半生的征战中思想不断在变化、成熟。刘备的仁义与刘璋的仁义有着本质区别,刘备之仁是君主之仁,有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实力与策略,而刘璋之仁是迂腐之仁,外不能御敌,内不能平乱,人民没有安全感可言,政府出现信任危机在所难免。 刘备解决益州混乱问题的方法就是加强法治,力求将无政府状态的益州,建设成为一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社会,当然仁政依然是刘备治理天下的核心基础。 治蜀政策刚刚确立的时候,刘备的左膀右臂诸葛亮、法正却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并留下了一段著名的辩论。 法正认为应该宽驰刑法,以此收服益州人心。他还以四百年前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来佐证,刘邦当年“约法三章”收获人心,最终成就帝业。刘邦是汉高祖,这有点拿祖宗压人的意思,一般人难以反驳。 诸葛亮的治蜀想法当然与刘备高度统一,他明确指出法正的想法不正确,汉高祖当年宽驰刑法,是因为之前暴秦刑法过于严苛残酷,所以宽驰刑法才能体现出新君主的宽大仁德。而现在接手的益州,混乱不堪,已处于无政府状态,乱世须用重典,政宽则济之以猛,需要通过加强法治来重建遭到破坏的社会秩序。“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矣”(《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诸葛亮集》)。诸葛亮主张实行德政,兼用威刑,从严治蜀,赏罚分明,不但能收到抑制地方豪强的效果,而且能够重建社会秩序,实现“上下有节”。 可以说,刘备、诸葛亮是将仁政与地方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而法正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一千六百多年后,清人赵藩在武侯祠写了一副对联,令人深省,“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历史的辩证法告诉我们,没有一成不变的策略,只有因地制宜的方法。 但是,历史也存在一个又一个跳脱不出的怪圈,比如刘邦认为秦朝速亡的原因是没有分封同姓诸侯,遇事孤立无援,于是大肆分封刘姓诸侯王,日后发生了七国之乱;曹魏吸取汉朝教训,控制诸侯权力,却被司马氏轻易篡权;晋朝司马氏吸取曹魏教训,广封诸侯王,却又发生了八王之乱。这些朝代的更迭轮回,无一不是看到前车之鉴,但一个政策的实施后一成不变,没有因时、因地再行调整。 当然这里只是笑谈,利益分配一旦达成,形成惯性,再行调整,难免会出现动荡。 3.《蜀科》 法治也罢,仁治也罢,最终的目标就是稳定和发展。 在刘备的大力支持下,诸葛亮的法治策略在益州得到推行,成为一项国策,一直在蜀汉沿用下去。 在诸葛亮的主持下,集合了政府一流人才法正、刘巴、李严、伊籍等人,制定了一部治理国家的法典,史称《蜀科》,可惜后世遗失了。 诸葛亮作为从严治蜀的推动人,以身作则,公正廉明,得到了蜀中百姓的理解和拥护,开创了蜀汉政治清明的良好局面,不愧为千古名臣。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评价:“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0 阅读:0

吕尘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