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强迫症、抑郁症真正康复的人,都很会“带病生活”

心理咨询师刘星 2023-10-10 14:51:52

强迫症、抑郁症的内核是神经交互作用下的情绪冲动,也可以看成是“情绪过敏”。李宏夫老师《战胜强迫症》一书中,对强迫症成因的解释:思维刻板、纠结多思多虑、细腻而又敏感、缺乏安全感、管道视野......在焦虑和恐惧的驱动下,不断的重复思考、检查、琢磨,达到自己以为的“安心”。又好像是左手搏右手,到底是谁被谁支配了呢?谁在强迫谁?

1认识自己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开车技术不好的时候,如果要驾车出去,自然会避开高峰期,这就是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也是最有利于自己的;不然事故频发,自己和别人都免不了遭殃,钱包也跟着受罪。

当你看到前面有辆车不断“画龙”,你会想到什么:可能是新手,可能是犯困了,可能是喝多了还是嗑药了,总之是个危险的家伙。当你意识到它是这样一个“它”的时候,会怎么样呢?找个时机,赶紧超车。

认识自己是修行,认识别人是防御。

清楚的了解自己是怎么回事,才能不继续陷入强迫性重复,至少是不再被动的卷入(关于被恐惧和焦虑的情绪驱使着卷入的部分,第2点会展开说明)。抑郁,尤其是强迫的人,认识到自己不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哪怕是在自己“病”了,陷入到深深的强迫和抑郁中,还在不断的“要求”自己,拿相对健康(没病)的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甚至拿自己健康的时候一如既往的高标准要求自己!

当你看清,你现在所有受的苦、遭的罪都是来自“高标准”“完美”的规则时,当意识到自己是这样的“自己”的时候,也就理解为什么自己一直这么苦了:深受病症折磨,你能在自己的范围内做到最好,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已经在拼尽全力了!自己明明拼劲全力,却被自己视而不见,甚至嗤之以鼻,这不是苦上加苦吗?

认知自己,理解自己。

2忍受从来不是“忍受”

还是继续拿开车的例子说,

你正常行使着,突然有车要加塞。当你的技术纯熟了,你可以选择让路,或者不让路,你有足够的把握;要是个新手,看见车都怕,来个加塞的赶紧给让路,被迫的不得不老老实实的被加塞。

同样的,心理困扰的疗愈,不是做个新手,而是要做个熟手,忍受从来不是“忍受”。只要不是刚刚发病,你都不是个新手了,而对它的应对策略来讲,你可能还真的很“新”。新,就新在以往的你“不认识自己,不理解自己”(前面第1点)。认识自己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回事了,也就越来越明白那些强迫性重复,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和行为来自哪儿了。来自哪儿呢?情绪驱动下的反应——恐惧和焦虑。这就是要“忍受”的,但此“忍受”非彼“忍受”。

我这里需要重点澄清一下,这个忍受可能不是你意识层面的“忍受”。当强迫症状即将到来,或者恐惧感一下子笼罩上来、没有任何预期的扑面而来的时候,不要一下子慌了神。我了解你,以往一直处在“它来了,我得做点什么”的强迫性重复模式下,然而,做的那些并没有让你好过,反倒可能引起你的自责和厌恶。

正确的做法:忍受——忍受不是让自己跟自己较着劲的干这干那,而是对于这些恐惧感、焦虑感,对于任何引起你不舒服的感觉,好~让它们待一会儿,存在就让它们存在,不打压也不控制,尽管引起你的很不舒服,不舒服就不舒服吧,事实上,它令你感到的越来越不舒服、越来越难受,也就是“勾搭”你继续回到以往的模式中,切勿中招。难受,不是因为这股劲的存在,而是你以往的习性助长了它,才会越来越痛苦。

要把自己训练成“老手”就从“被加塞”“被恐惧偷袭”面不改色心不跳入手,你说:我技术不好老是犯嘀咕,要不就是不由自主的容易陷入到被支配中。那就多练呗!全网最火的跳水冠军全红婵,赛场上看起来就只有几个动作,没什么复杂的,但事实是她需要反反复复的练习,经过数以千万甚至更多的重复的训练,才有机会做到极致。掌控身体,训练身体是这样;想掌控内心,训练内心也是如此。

李宏夫老师《战胜强迫症》一书中观息法练习,通过持续专注呼吸训练心的觉察、觉知和不纠缠,增强心的定力。在静坐中对于任何引起自己不舒服的感觉、感受,还是引起自己注意的现象一律的不管不理,越是能够在静坐中持续再回到呼吸上,对于一切的发生就只是知道但不深入,伴随在呼吸上,在日常生活中恐惧焦虑对自己影响也越来越小。

你再也不会怕它们,因为你已经通过持续的训练成为了“老师傅”!

13 阅读:2822
评论列表
  • 2023-10-17 10:03

    没有正真意义的康复,只是症状得以控制。表面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凡得过精神病的,他的思维和行为和正常人就不一样了,这个情况,不管你怎么治疗和恢复都是没办法回到以前的[笑着哭]

  • 2023-10-12 19:06

    😔我一撒尿时就控制不了想家里过世长辈,一撒尿就控制不了,一撒尿就控制不了,恐遭报应,导致了人格障碍多年,还有治没🙄

心理咨询师刘星

简介:专注强迫焦虑失眠,分享实用心理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