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记忆:那些猪油飘香的岁月

柔谈美食 2024-10-17 18:16:37

童年时代的老家厨房,挨着墙有一个大灶台,灶上有口大锅,下面连着烧火的灶口。快到年底的时候,家里准备年货,其中总有一大块板油,用来熬猪油。

熬油通常在傍晚。吃过晚饭,母亲把大锅洗净,加一瓢水,将切成方块的板油放进去,把灶膛里的柴火烧起来。水很快开了,然后越烧越少;板油块开始出油,它们在锅里发出呲啦啦的声音,颜色则由白变黄。这时要把火弄小点,以温火为宜,一边用勺子按压锅里的油块,让它们加速出油。等到所有的板油块都变成焦黄色,有了一大锅油,油渣漂浮在上面,熬油的工序基本结束。

母亲用漏勺将油渣舀出来,放在碗里,加点盐进去,就是绝好的零食。熬好的猪油则倒进坛子里,待它冷却后再盖上盖子。猪油晾凉后雪白如玉,散着醇香,一日三餐都少不了它。

每次家里熬猪油,对我们来说,都是快乐的日子。天气凉了,坐在灶台前烧火,又温暖又好玩。烧火是个技术活,把一根根小木柴放进灶膛里架好,在下面塞一小把稻草,点起火。一开始柴会冒烟,这时要用火钳在柴堆下拨出空隙,用吹火筒吹出火星,等到火星在烟中左图右突,然后呲啦一下冒起来(这过程通常没那么顺利),心里便一下充满了成就感。想想杨家将里有名的烧火丫头——杨排风,便觉得自己了不起。

劳动之外,更让人快乐的是美食。烧火时在灰里埋一两个红薯,等到油熬好的时候,红薯也差不多熟了。扒开柴火堆,将热乎乎的烤红薯夹出来,剥开焦黑的外皮,里面是金黄的薯肉,香味扑鼻而来;吃一口,软糯细滑,甜而不腻。而那边母亲把油渣舀出来了,赶紧上前用手捏块来吃。刚出锅的油渣,又酥又脆,带着油脂的芳香,一下就把小孩子的馋虫勾起来了,于是一块接一块,吃得停不下来。

除了零食,油渣还可以拌菜吃,炒蔬菜放进几颗油渣,蔬菜都透着肉香。母亲还发明了一种做法,将油渣和酱料拌好,放到封闭的坛子里,想吃的时候就拿出几块,十分开胃。另外酸菜和油渣搅拌一起做饺子馅,也非常美味。

那时候植物油还没有兴起,农家吃的基本都是自家熬的猪油。猪油拌饭是如今很难吃到的又一种美味。清晨去上学,来不及炒菜的时候,就装一碗热饭,挖一勺猪油,再加一勺酱油,搅拌一下,热乎乎地吃下去,一个字:香。

那时农家自制的点心,多与猪油相关,比如炸油饼、炸豌豆、炸虾片等等。炸油饼的时候,将面粉用水和下,和成可以揪出面团的状态;锅里放猪油融化,把面团压扁放进去,两面煎黄,拿出来蘸糖吃,那味道绝了。事实上,猪油是很多点心的灵魂,如广式点心里的知名款式,老婆饼、鸡仔饼、猪油糕等等,老字号的做法没有不放猪油的。

中学的时候,笔者在县城读书,星期天早上,喜欢顺着学校门前的巷子,到县城中心的书店去。路上会经过各种小吃摊,记忆最深刻的是米粉摊,每次经过都要吃一碗粉。

米粉摊就摆在街道的旁边,两个炉子、几口大锅,准备好的食材和佐料,加碗筷、几张木桌木椅等,就是完整的摊位配置了。跟老板说声要碗粉,在小木桌前坐下,便看着老板拿出一个海碗,放盐、酱油、葱、味精,然后从坛子里挖一勺猪油,搁进碗里;再从一口大锅里舀一勺骨汤浇进碗中,猪油融合,汤面顿时浮出油花。另一面,老板从米粉篮里抓一把粉放到笊篱里,加几片蔬菜,一起放到另一口大锅里煮;大概煮三分钟米粉就熟了,将其倒进碗里,再从旁边一排的配料碗里,酸豆角、剁辣椒之类的,每样舀些加进来,就端了过来。那粉Q弹顺滑,汤料浓香入味,交织成鲜美无比的滋味,多年以后,笔者依然怀念于心。

很多年过去了,猪油早就从国人的一日三餐中退去,因为一些流行的健康理论,也因为植物油的全面占领。其实,猪油作为传统的食材,祖先们已经吃了几千年。从周朝开始,它就广泛用于日常饮食和祭祀中。它的普适性,比植物油更有时间的佐证。如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猪油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达到95%以上,这比植物油要高得多;同时猪油内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这些维生素也同样会被人体很好地吸收。不仅如此,猪油被口诛笔伐的发端,正是西方努力推广大豆油的时期,其后资本的推动,显而易见。

当然,植物油也有它的优点,但拨开商业时代的众说纷纭,我们应该重视时光中的美食,重塑流逝的传统。无论如何,那些猪油飘香的岁月,将成为一代人珍贵的记忆。(点击下图看详情)

阅读原文:

0 阅读:0